是价投还是炒股,必须要分类交易

进入市场,首先要问自己一个关键问题,是来价值投资还是来炒股的?价投要过脑不过心,炒股要过心不过脑。价投,投的是公司价值的回报,炒股,炒的是市场情绪和资金博弈。

尽管目标相同,都是为了赚钱盈利,但模式不同,导致方法迥异,甚至是完全相反。所以,必须要分类交易。

一个是价投,一个是炒股,高手可以同时或交叉地进行,但必须清楚每一笔交易的属性,关注不同的信息,用不同的策略执行交易。

我们每天看到最多的是混乱的交易,在长与短的矛盾中挣扎。原本基于长期价值判断进场,可持有不到三天,就因落袋为安的蝇头小利或快速下跌的风险厌恶,抛掉了;原本是短线追逐热点,可盈利不走导致亏损,或被套后长期摆烂。

顶尖投资者往往能实现方法论的交融升华。段永平在网易投资中既抓住0.3倍市净率的估值洼地(价值维度),又精准把握网络游戏爆发的产业浪潮(趋势维度)。达里奥的纯粹阿尔法策略,本质上是通过2000多个因子同时捕捉价值回归和动量延续的双重收益。这种认知层级的跃迁,要求投资者建立矩阵式思维模型,严格区分投资与投机,动态调整策略。

市场永远在价值锚定与情绪溢价之间摆动,真正的交易艺术在于:当多数人沉迷于K线舞蹈时,能听见企业价值的脉搏;当群体陷入估值陷阱时,能感知资金流动的韵律。这种双重认知能力的构建,往往需要穿越三个完整牛熊周期的淬炼。

 

 

分享到:
没有账号? 忘记密码?